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无线电物理专业首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基础科学发展,开展量子技术领域多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
查看更多北京大学电子学系量子信息技术团队与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提出了基于钠原子无反射镜激光进行远程磁场测量的新方法,并在地磁场范围中实现了基于钠原子定向光辐射的远程标量磁测量,这是国际上该类型原子光散射远程磁探测的首次实验实现。
查看更多>>北京大学电子学系陈徐宗—周小计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胡嘉仲—陈文兰教授团队合作,利用新型光晶格能带映射方法研究从超流体到Mott绝缘体多体量子相变的动力学行为,观察到相同量子临界参数的不同值,这一结果超出了人们对于相变动力学行为描述的普适标度不变律(Kibble-Zurek机制)。该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Many-Body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beyond the Kibble-Zurek Mechanism”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Phys. Rev. Lett. 127, 200601 (2021))。
查看更多>>自然界中除了液体和固体等常规的物质状态以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液晶态。液体具有各向同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的特征,这两种对称性在液体发生固态相变之后同时失去,而液晶可以形成向列序---即在保持平移不变性的情况下失去各向同性。据此类比,超流体和超固体这两种量子物质状态之间也存在一种超流版本的液晶态。超流体仅破缺相位转动对称性,超固体在此基础上破缺空间转动对称性和平移不变性。而超流版本的液晶态可以在保持空间平移不变性的情况下,破缺空间和相位转动的对称性。这种奇异的超流液晶态尚未在自然界中发现。
查看更多>>